周记与博客,艺术家与我

犹记得在本世纪的初头,“博客”这个词曾经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过那么一阵子。它的词源大概是来自西方的“blogger”,指的是那些专门拥有一个个人网站并用来表达个人感想的人。

“人”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群居动物都大同小异,都时刻需要来自其他动物的关注及认可。也正因为如此,有一个“博客”这样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随时贴给全世界的东西,想不盛行都很难吧。

不过很可惜,随着互联网乃至整个世界的不断发展,“博客”这个东西,最终还是在大众视野中慢慢退到了小众圈子内。毕竟,无论你是自运营一台服务器,还是在现有的博客平台上拼拼凑凑,“博客”也好歹是个“网站”。既然是“网站”,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容填充。而大多数人对于“自我表达”的需求都是转瞬即逝的,他们大多只是生命中突然有一个微不足道的,或快乐或悲伤的一刻想要记录下来,或许一张照片配上三五文字就足矣,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写上那么多字,再贴到一个得话大量时间装点,到头来还不一定有人会发现的网站上去呢?

所以,QQ空间,微信朋友圈这些门槛极低,又十分碎片化的平台们迅速地占领了市场,成为了主流。这看似是一场正常的市场经济选择,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却有别样的意义——它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,世界上并非是有那么多“艺术家”的。

 

以我个人而言,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一名“艺术家”,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这个人拥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,更多的思想内容,以及数倍于多数人的,想要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,并获得他人认可的表现欲。正是这种强大的欲望,促使着这群人可以长年累月地精进一项技术,像是绘画和音乐,并在达到一定水平后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优质的作品。本质上,每一副艺术作品,都是艺术家脑中源源不断的思想,和其强大的表现欲的结晶。

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名艺术家,或者说,我一直是一名很想成为艺术家的人,多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。我的脑中总是充满各种似是而非的想法和感觉,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把这些东西中的一部分吐出来,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共鸣。在我探索其中的媒介的过程中,我认为电子游戏可以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表达形式,并由此把“成为创作过知名作品的游戏制作人”作为了自己毕生的志向,并一直奋斗了许多个年头,直至今日都未曾停歇。我现如今之所以痛苦,之所以一直在挣扎,也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比起想要的还差了那么多,以及自己的人生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去应付,会不会等到硝烟散去,我已经失去了再表达的热情和勇气,或者想表达的观点也已经过了时,不会再引起那么多人的深刻共鸣了?

 

所以——在我看到“周记”这个词汇的时候,我很感动。“周记”和“博客”是那么地相似,都让我们想起了那个互联网的蛮荒年代,和自己走上艺术之路的,最基本,最根源的初衷。

上路吧,愿我的思想永不停歇,愿我的伤口永不愈合。愿我的周记和博客永远也不会走到尽头,这代表我的艺术之火永远熊熊燃烧着,我永远大踏步行走在艺术的道路上,从未片刻有过放弃的念头。

毕竟,这就是我人生道路的全部。

 

(原作为我周记本的第一篇文章,2021/9/12)

«
»
  • Hurrah! Afterr alll I ggot a weblog from where I be
    able too truly take valuaable facts concerning my stuydy and knowledge.

  • 追逐梦想或者投身现实没有对错,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,不断追求幸福的一生,那一定是有意义的,因为也经历过一部分社会的毒打,所以我不能鼓励你怎样去做,但是祝愿你在道路的尽头回望,每一步都是无悔的。


发表回复